外盤管反應釜和夾套反應釜有以下區(qū)別:
結構設計
外盤管反應釜:加熱或冷卻盤管位于反應釜的外部,通常盤管纏繞在釜體的外壁上,多采用螺旋形、半管形等設計。每道外盤管夾套可成為反應釜筒體的加強圈,能減小釜體壁厚,提高釜體承壓能力,可承受0.6-2.5MPa的壓力。
夾套反應釜:在反應釜的內(nèi)外壁之間設有一層夾套,通過流體介質在夾套內(nèi)循環(huán)實現(xiàn)對反應液體的加熱或冷卻。普通夾套受壓一般≤0.3MPa,當夾套壓力過高時,會使筒體壁厚增加。
傳熱性能
外盤管反應釜:盤管與物料接觸更充分,能提高盤管里介質的流速,防止表面結垢,利于提高熱傳遞效率。但由于外盤管夾套焊接加工時管與管之間要留有加工焊接空間,會減少換熱面積,所以整體傳熱效率相對夾套反應釜略低。
夾套反應釜:夾套與反應釜內(nèi)筒體緊密貼合,能夠達到?jīng)]有間隙、沒有損耗的換熱效率,加熱均勻且效率較快。不過,當夾套壓力較高時,內(nèi)筒體壁厚會增加,影響傳熱系數(shù)。
適用場景
外盤管反應釜:適用于對溫度控制精度要求較高、需要快速加熱或冷卻的工藝,以及一些對釜體承壓能力要求較高的場合。由于其不占用反應釜內(nèi)部空間,特別適合大容量反應。
夾套反應釜:結構簡單,使用方便,成本相對較低,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易于維護的特點,適用于對溫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、工藝過程相對簡單的場合。
制造成本與維護
外盤管反應釜:生產(chǎn)工藝相對復雜,增加了反應釜生產(chǎn)廠家的人工成本。但由于其結構特點,在一些情況下可以節(jié)約鋼材,且外盤管位于反應釜外部,清洗和維護相對簡單。
夾套反應釜:制造成本相對較低,尤其是對于一些小型反應釜。不過,夾套內(nèi)部如果出現(xiàn)結垢或腐蝕等問題,維護起來相對困難,需要對夾套進行拆卸或采用的清洗設備。
